中国美术家网旗下网站
| 中国美术家网MEISHUJIA.CN | 设为首页 | 13366838869
logo
  1. 资讯
  2. 会员
  3. 视频
  4. 热点

中国嘉德香港2016秋拍11月26日至29日举行,拍卖精品抢先看

中国嘉德(香港)2016秋季拍卖会即将在香港JW万豪酒店宴会厅隆重举行。11月26日至27日将进行预展(瓷器珍玩工艺品及家具预展至11月28日),11月28日至29日隆重开拍。

本次中国嘉德(香港)2016秋季拍,将推出中国书画、中国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瓷器珍玩工艺品、家具四个部分。

中国书画

“观想—中国书画四海集珍(一)”专场

时间:11月28日上午10:00

地点:香港JW万豪酒店3楼宴会厅

张大千 纱丽仕女

创作年代:庚寅(1950年)作

材 质:设色纸本

形 制:镜心

尺 寸:104×50cm

估 价:HKD 2,000,000~3,000,000

作品描述:

钤印:张爰私印

题识:庚寅中秋后一日,写寄璧池仁弟香岛。友生张爰时在大吉岭。

上款:璧池仁弟即冯璧池(1916-2009),原名冯棣,别名始平女史,广东凤城人,后居美国加州。1938-1942年间师从李凤公、黄君璧,1948年拜入大风堂,跟随张大千习画。

LOT号:0013

“古香斋”藏二十世纪名家书画三十件,其中以多幅张大千作品尤为瞩目,如张大千致冯璧池《纱丽仕女》,即为难得一见的五十年代工笔仕女精绝之作,此幅乃大千1950年于印度写寄爱徒冯璧池。 冯璧池(1916-2009),广东凤城人,曾居上海、香港及美国加州。璧池女士先后随沈厚韶、李凤公及黄君璧习画,1948于香港拜大千为师,潜心修习,所作山水、人物及花鸟尽得大风堂神韵。大千每每途径或居留香港,弟子璧池常伴老师左右,照顾起居,代劳琐事。

此幅《纱丽仕女》作于印度大吉岭。张大千1950年初于印度新德里画展结束后,北上大吉岭,发现民风淳朴,环境清幽,遂与妻儿定居于此,前后六个多月。大千曾说:“在大吉岭时期,是我画多、诗多、工作精神最旺盛的阶段,目力当时最佳,绘的也多精细工笔……”这一时期可谓大千在敦煌之后又一次创作的高峰。此幅构图简洁,敷色醇厚。与早期工笔仕女相较,更多沉着。此幅在典型的张氏仕女造型之外,特加绘印度纱丽,凸显异域风情,益显飘逸出尘。背景辅以灌木砾石,显见印度北部山区地貌,亦可看出大千对写生的重视。

林风眠 游园

创作年代:1983年作

材 质:设色纸本

形 制:镜心

尺 寸:68×67cm

估 价:HKD 800,000~1,200,000

作品描述:

出版:《林风眠画集》第51页,国立历史博物馆,中华民国七十八年版。

钤印:林风眠印

题识:林风眠。

LOT号:0017

1983年年初,林风眠回到女儿蒂娜在巴西的家,和家人共度温情时光,这是他第四次到巴西,也是最长的一次,大约6个月。据林风眠外孙回忆,这次他带了纸笔和印章,并在家中创作了很多画。此幅《游园》约略作于这个时期。整体画面明亮温柔,能感知画家彼时是放松和愉悦的状态,是林风眠笔下并不多见的温暖时光。

此幅写两位女子游园途中,以简洁流畅的线条勾勒出传统中国仕女的古典优雅,置身于古典园林的回廊之中,背景是浓郁的花荫,空气中的光感流淌在花荫间,映照在回廊里。林氏以方形构图见长,此幅巧妙地安排了仕女、回廊、树干、繁花之间的结构关系,同时散发出浓郁的东方气息。

1989年,为林风眠庆祝90寿辰,台湾国立历史博物馆特选取1937年至1989年的彩墨作品为其举办回顾展,此幅《游园》即为当时的展览作品。这次展览的作品为林风眠亲自选定,足见此幅在画家本人心目中的地位。

吕寿琨 宋王台

创作年代:丙申(1956年)作

材 质:设色纸本

形 制:镜心

尺 寸:21.5×47.5cm

作品描述:

钤印:誉虎、吕寿琨印

LOT号:0031

吕寿琨于1948年移居香港,1949年任职香港油麻地小轮公司稽查员。由于他在码头工作,每天有机会观察香港的群山和海港,故此,吕先生在其一生中,经常到处写生,在五十年代末开始,便写了大量香港风景的作品,创作了一系列香港风景的水墨画。此幅宋王台绘于1956年,正处于他对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实验期。此画写的宋王台原址位于九龙湾西岸的圣山,画中工人正忙于切割巨岩和准备搬运工作。宋王台后方的名胜珓杯石形态奇特,是日治时期爆破后的满目疮痍。珓杯石下列小屋以简笔处理,浸入立体派几何的造型。全幅赋色极为大胆,橘子的色调带出夕阳黄昏之情境。题跋又提及“沧桑百变、盛衰兴亡”。吕先生触景寄怀之情之志,无疑让人联想到当时香港年轻人间流行的思潮,就是有着建设国家的使命感,那份爱国之情,尽显于画中。

此画另有两边跋,一是吕先生之父吕灿铭的题跋;另一个是吕先生自题,交代了此画为吕先生于1957年在香港英国文化协会图书馆举行的个展中的一幅画作。后又题“又文仁丈先生见而爱之,敬以奉贻”。简又文先生对此画“见而爱之”,无不有因。宋王台是香港重要的历史遗迹,迁址到九龙城的宋王台花园后,立有一石碑刻《九龙宋皇台遗址碑记》,即为简氏族于1957年撰文。

“观想—中国书画四海集珍(二)”专场

时间:11月28日下午2:00

地点:香港JW万豪酒店3楼宴会厅

张大千 远浦归帆

创作年代:1972年作

材 质:设色纸本

形 制:镜心

尺 寸:88.5×209cm

LOT号:0147

作品描述:

钤印:环荜庵、蜀郡、张爰印、大风堂、大千世界、得心应手

题识:六十一年壬子冬日,海云仁兄自纽约来金山,观予砥昂博物馆四十年回顾展,居环荜庵十日,日夕纵谈笑乐,为二三年所未有。为作此画,亦二三年来所未有也。大千居士年七十有四。

上款:“海云仁兄”即大千爱厨楼海云,烧得一手好菜,曾追随大千七年之久。大千屡有精作见赠。

1972年11月,「张大千四十年回顾展」在旧金山砥昂博物馆举行。是时大千已去国二十年,但展览的轰动,同时得以和一众老友相聚,为大千带来莫大慰藉。展览期间,张大千昔日在「八德园」的大师傅楼海云从纽约赶赴旧金山捧场。此后一连十日,居住在大千位于旧金山的居所:环荜庵。两位老友畅叙往事,「日夕纵谈笑乐」。

楼海云堪为大千知己故交,烧得一手好菜,曾追随大千七年之久。后因董浩云在纽约金融区开设「四海餐厅」力邀其任主厨,大千方慷慨礼让。此番故友相见,大千兴致颇高,遂为其泼墨挥毫,作此难得一见的巨幅山水。

《远浦归帆》(局部)

此幅堪为张大千七十年代泼墨巨制,尺幅硕大,极为罕见。从画面和布局看,大千故国神游,画中所绘或为蜀地长江风光。画家泼墨于极罕有乾隆高丽纸上,再皴擦收拾细节。画中断崖墨团积迭,浓郁幽深,复薄施赭石、花靑。从设色和墨衬的对比,可见画家于《画说》中提及的以色衬光的手法已入化境。此作虽以泼墨作底,却以细笔收拾,回归至古典传统之具象风格,于雄浑的巨幅山水中,再现传统皴擦笔法与深厚的古典功力。

事实上,也正是在从巴西搬到加州之后,或是加州更多华侨的审美需求,张大千的泼墨泼彩风格,与传统中国画风有更紧密的结合。在泼墨的基底之上,呈现更具象的笔墨元素与形象描写,巧妙地化解了抽象与具象的藩篱,将两者结合得天衣无缝。而此幅作品,恰是大千此番探索之明证。

《远浦归帆》 (局部)

《远浦归帆》基本上回归到传统山水意境,山川清旷,云气蒸腾,此中气息应是得自对董巨「云山画派」之追摹(如作于1946年的《溪山书屋》);而山体所遍布的不拘于一家的细密皴法,近景古木之虬曲苍劲,又与早年效仿石涛,后取法王蒙有着必然的关联。在泼墨的基底中,毫不突兀地显现出大千深厚的古典功力。沿着老笔披纷,大开大阖的精彩笔触,与横亘的山势烟岚,见云水飞动、豁然开朗。又从远至近布云帆点点,沉静外有灵动之姿,雄浑中生清远秀丽。大千取古今笔意,融雄放气象,成此清净灵动的磅礡云山。

在当年的「四十年回顾展」中,大千亲撰序文,回顾艺术生涯中的精进与「丕变」。从这幅巨作中,我们可以看到画家如何从临摹追仿到破色破墨,从「唯恐不入」到「唯恐不出」,绘画技法与表达方式不断丰富和变化的一个过程,也可以看到传统中国画学的深厚根源,与古典绘画的内涵如何在他的创作中一以贯之。大千本人亦对泼墨法的来源阐述得非常清楚,「破墨法固我国之传统,特人久不用耳」。画家不愿意将「泼墨」视为创新或变革,更矢口否认西方抽象艺术的影响,而更愿意理解为对古典绘画的发掘和回溯,实则与早年临仿摹古相承接连贯,成就其「集大成」的笔墨语言体系。故画家晚年逐渐回归于「细泼细笔」,泼写之间,全无框架壁垒,所谓「辟混沌手」,是为「得心应手」。

远浦归帆 (局部)

从这幅阔逾两米的巨幅山水中,画家的探索、回顾,梳理以及与老友相见的尽兴畅怀,体现得淋漓尽致。作此幅时,画家年逾古稀,却似乎全无力有不逮之迹,可见所费体力与心力。大千亦颇为自得,自题此幅「亦二、三年来所未有」。大千对传统的反刍与回望,对故国的湖山之思,成就此番旷渺无尽的磅礡云山。

“观想—中国古代书画”专场

时间:11月28日下午8:00

地点:香港JW万豪酒店3楼宴会厅

卞文瑜 夏木垂阴

创作年代:乙丑(1625年)作

材 质:设色纸本

形 制:立轴

尺 寸:123.5×30cm

LOT号:0469

出版:《玉斋珍藏明清书画精选-The Jade Studio》,图版第20号,班宗华、高居翰、李铸晋、傅申、区志仁等编,耶鲁大学艺术画廊,1994年版。

此外亦有卞文瑜《夏木垂阴图》、王宸《山水册》,以及边寿民《写生册》等多件明清大家之绘画。从这批书画中,可一窥玉斋明清书画收藏的卓越成就。 

 

方从义 潇湘秋暮

材 质:水墨纸本

形 制:立轴

尺 寸:50×24.5cm

LOT号:0478

说明:谢淞洲(清)、秦祖永(1825-1884)、张大千(1899-1983)罗振玉(1866-1940)、王季迁(1906-2003)递藏。

出版:

1.《神州大观》第三号,神州国光社,1913年。

2.《南宗衣钵》(画苑珠瑛二),日本博文堂,1916年。

3.《域外所藏中国古画集》(之五•元画•下辑),第9图,郑振铎编,上海出版公司,1947年。

4.《中国历代画目大典》(辽至元代卷),第412页,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

5.《宝五堂:海外华人重要书画珍藏展》,首都博物馆编,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年。

6.《王季迁藏中国历代名画》(上卷),第178页,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年。

本次嘉德有幸征得多件名家旧藏。其中,方从义《潇湘秋暮》为张大千旧藏。

作经谢淞洲(清)、秦祖永(1825-1884),罗振玉(1866-1940)、张大千(1899-1983)递藏,钤张大千鉴藏印六枚:大千、张爰、球图宝骨肉情、敌国之富、别时容易、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后由收藏家王季迁庋藏。

方从义,字无隅,号方壶子。江西贵溪人。上道宫道士,晚居金门之小洞天,遂号金门羽客。擅山水,法董(源)巨(然),苍莽沉郁,气象伟岸,代表作有《神岳琼林图》(今藏台北故宫)、《武夷放棹图》、《山水卷》(皆藏北京故宫)等。又好作云山,法米南宫、高房山,而以性灵自运,淋漓恣肆,逸气满纸。代表作有《山阴云雪图》、《高高亭图》(皆藏台北故宫),本场《潇湘秋暮》轴即此类作品。纯水墨,前作溪岸烟树,奔泉出谷,隔岸数峰为秋雨浸润,浑厚华滋,至今若湿。山脚云烟涌动,与溪水一色。其画法与上海博物馆所藏方壶《白云深处图》极为相似,皆以淡墨渍染山石,以较浓墨点染云树,枯枯湿湿,融洽而有变化。笔墨简约而气象雄远,浑厚雅逸兼而有之。其不同处《白云深处》用圆笔,《潇湘秋暮》则用方笔,笔法稍变而意韵正同。可见其既不囿于古法,又不囿于己法,是个始终求变,不断进取的艺术家。故所见其作品,几乎无一雷同,的是高手无疑。本幅上方有同时滕远、徐达左、释密印、徐太虚等题识,儒、释、道合于一幅,亦当时三教合一之时尚。其中徐达左是苏州文人,交游极广,与倪云林友善,云林尝于其苏州光福之湖边幽居小住,为其所作《耕渔轩图》卷为一时名作。徐氏在本幅题五绝一首,与书法同其清逸。滕远诗书甚豪,“奇思合变化,疑有神龙来。”释密印诗“数声林外磬,遥逐晚风来。”自是禅家趣味。徐太虚“人在蒹葭里,燕鸿正未来。”亦清虚悠远,与其身份同调。诗画同赏,令人心神俱清。

夏昶 清风高节

材 质:水墨绢本

形 制:立轴

尺 寸:184×84cm

出版:《王南屏旧藏中国古代绘画(全三册)》,图版第8号,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年版。

LOT号:0470

本次呈现的玉斋珍藏,包括有王翚《仿江参山水》,其时八十五岁的王石谷,用丰富的笔墨体系,从江参上溯至董巨,又不局限于一家之法。山势浩荡之余,又见云气烟岚,终还原了宋之问诗意中的“秋山带雨”。亦包括一件夏昶的《清风高节图》,夏昶为明早期画竹名家,风梢雨箨,长卷巨轴,皆得意态。生前便得重名,有“夏昶一个竹,西凉十锭金”之誉。此轴写风竹,枝叶翻飞,俯仰飘举,姿态生动而气贯神全。其下拳石,则用笔沉稳,墨色凝重。一动一静,潇洒自如,举重若轻,功力与才情相得益彰。王南屏曾于鉴藏笔记中详细讲述其自澳门藏家吴鸣处购得此画的经过。

唐寅 秋林逸兴

创作年代:正德丁卯(1507年)作

材 质:设色纸本

形 制:镜心

尺 寸:诗堂18×40cm;画心86×40cm

LOT号:0473

说明:

1、乾隆(1711-1799)御题;罗振玉(1866-1940)题诗塘;叶恭绰(1881-1968)、黄宾虹(1865 -1955 )、褚德彝(1871-1942)题裱边。

2、乾隆题诗参见《清高宗(乾隆)御制诗全集》第二卷,第 115 页,台北故宫博物院,1976 年版。

出版:《神州大观》第十三号,神州国光社,1918年版。

此作为六如居士壮年之作,画面开朗清旷,构图简洁。山崖旁有书斋一间,文士远眺美景。两棵巨树并立,古松树干以中锋画就,线条曲折有力,松针精细挺拔,枯枝则颇有杈桠之美。

《秋林逸兴》为清宫旧藏,有乾隆题诗并御题“心爽”二字于诗塘。钤有“乾隆宸翰”、“乾隆御览之宝”、“乾隆鉴赏”、“石渠宝笈”、“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本幅乾隆御题诗著录于《清高宗御制诗》,可作相互印证。更得罗振玉、黄宾虹、叶恭绰一众巨眼精鉴,殊为难得。

凭借成熟的全球网络,中国嘉德香港今秋有幸呈现自海外征集的数十件精彩佳作,包括文征明《行书五言诗》与同一日本藏家释出的40件晚清民国书法。从中可以得见旧时文人名士之风貌。

文徵明 行书五言诗

材 质:水墨绢本

形 制:立轴

尺 寸:168×84cm

作品描述:

钤印:文徵明印、衡山

题识:徵明

LOT号:0555

释文:

时节烧灯近,羁穷独卧家。余寒春挟纩,残困晚煎茶。

土润先滋草,梅晴薄试花。新年眠食好,随分足生涯。

文征明以其人品学养及书画艺术享盛誉于明代中期,晚年尤为一代人望,远近求其书画者车马填隘。后世尊为“明四大家”之一,与沈周同为“吴门派”领袖。他善画,尤精小楷,中年后学黄山谷。遂放笔作大字,刚健宽博而不失秀媚本色。此轴即是,得山谷之纵逸而规矩自具,流丽婀娜,刚健俊雅,是其晚作中之极典型者,识者重之。

王翚 仿江参山水图

创作年代:丙申(1716年)作

材 质:设色纸本

形 制:立轴

尺 寸:121.5×48cm

LOT号:0467

出版:

1.《玉斋珍藏明清书画精选-The Jade Studio》,封底、图版第56号,班宗华、高居翰、李铸晋、傅申、屈志仁等编,耶鲁大学美术馆,1994年版。

2.《王南屏藏中国古代绘画(全三卷)》,图版第141号,田洪编着,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年版。

在是次呈现的150件作品中,其中23件作品为王南屏“玉斋”所藏,大多出版在《玉斋珍藏明清书画精选》中,极为难得。

已故著名收藏家王南屏(1924-1985)是民国时期上海民华染织股份公司老板王有林长子,少年时期有幸得到叶恭绰、庞莱臣、吴湖帆等前辈奖掖与扶助,收藏了数以千计的古代书画,几乎每位承接宋代传统的文人画大师的作品,都能在王南屏先生的收藏中得以体现,其中的数十件宋元明清名迹入藏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

中国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

时间:11月28日下午1:00

地点:香港JW万豪酒店3楼宴会厅

张恩利 (b.1965)

《无解》

油彩 画布│1996年作│170 x 140cm

Zhang Enli│No Solution

Oil on canvas │Painted in 1996

来源:

欧洲私人收藏

作为世界顶级画廊豪瑟沃斯(Hauser & Wirth Gallery)签约的唯一一个中国艺术家,张恩利并不是一夜成名的典型。从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到今天作品被英国泰特美术馆收藏,成为备受国际收藏家青睐的当代艺术家,这个转身张恩利用了整整十多年,没有捷径,没有传奇,有的只是在游离于哗众取宠、骚动不安的当代艺术天空下对架上绘画信念的自我坚守;在贫困不易的青春岁月中对艺术语言不断探索的精神财富。

张恩利的创作可以称之为现代艺术中精神实验的意象标志,将社会行为与意识中人性的酷烈容纳进表现主义语彙中,以个体艺术意志的涌现拓宽著「中国语义场」的现实语境,无论是意象深沉的人物创作还是沉思冥想的物象描绘,他的作品总是带著如同他本人一般疏离的气质与观者相望,带著自我审视的思辨与艺术相守。

张恩利《无解》(局部)

瓷器珍玩工艺品

“紫英青璲─古砚”专场

时间:11月29日上午11:30

地点:香港JW万豪酒店3楼宴会厅

黄献子秀野堂双足风字样歙砚

创作年代:南宋

尺 寸:纵19.5cm;前宽9.4cm;后宽10.2cm;高2.6cm

LOT号:0613

砚堂开阔微凸,墨池深峻,线条挺拔流畅,背留双足,背脊镌刻大片铭文。其质地坚密细润,歙石暗细螺纹丝光闪动,品质极佳。此砚铭文书写工整流畅,其纪年讚誉之词藻尽显文人爱砚之胸怀,可谓珍罕。

宋代文人对书斋之物至为讲究,砚台被赋予更多文化内涵,不仅藏砚玩砚者众,给砚台写铭作赋也成了一时风尚。孔毅甫歙砚:「涩不留笔,滑不拒墨。瓜肤而縠理,金声而玉德。厚而坚,足以阅人于古今。朴而重,不能随人以南北。」寥寥几句,道尽歙石砚材的美妙和珍贵。

谢启光题子石带白端砚

创作年代:明万历

尺 寸:纵16.5cm;宽12cm;高3.5cm

LOT号:0600

砚作天成子石随型,墨池深峻,砚堂开阔,线条流畅挺拔,风格古朴浑厚。砚背平缓,镌刻谢启光草书铭文,书法飘逸洒脱。此砚奇妙之处与其砚边,留白条数道,名曰:古溪带白砚。

砚背铭文:厚重寡言,温润而栗,任雕龙绣虎之才,含豪妙然?悉从此出!万曆丁未季春谢启光题

文徵明自用河图洛书行囊端砚 (局部)

孙星衍铭汉长生殿瓦当砚

创作年代:清乾隆

尺 寸:直径19cm;高2.7cm

LOT号:0648

砚取西汉瓦当,背留「长生无极」四字,风格浑朴端庄,砚面开月牙池,包浆黝黑古亮。原配紫檀砚匣满刻铭文,尽书此砚之来历,书法俊美端庄。

孙星衍铭汉长生殿瓦当砚 (局部)

“怀古—重要元明艺术珍品”专场

时间:11月29日下午2:00

地点:香港JW万豪酒店3楼宴会厅

斗彩龙纹杯

创作年代:明成化

尺 寸:直径6.1cm

LOT号:0674

来源:徐展堂旧藏

作品描述:

“大明成化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成化本朝

撇口,直腹下敛,矮圈足,胎薄如纸,釉润如凝脂。口沿外壁与足部分绘青花双圈,腹部以青花绿彩饰双龙戏珠,一回首而视,一昂首向前,赶珠而飞,游戏云间,内壁满施白釉,底以青花书双方框「大明成化年制」楷书款。

世人常言:“成窑无大器”,多见小巧精细之物。以此杯为代表,其瓷胎洁白细致,胎体均匀轻薄,属“脱胎器”,其釉面温润透亮,气泡细小,如羊脂美玉。斗彩又称“青花加彩”、“青花填彩”,指釉下青花与釉上诸彩斗艳。此件珍品,以当时特有的“平等青”为钴料,发色清淡雅致,清晰而不浓艳,配以釉上绿彩,形成鲜明的对比,乃成化斗彩精品。龙身纤长优雅,姿态弯曲有致,鳞片逐笔勾勒细致传神,四肢粗壮,五爪齐开,雄健有力,富有动感。

成化官窑瓷器以其高品质与稀有性,历来皆被中外收藏家们奉为至宝。本品来源清晰,为香港「在望山庄」徐展堂先生旧藏,相同藏品存世仅见此例,景德镇珠山御窑厂曾出土一例,请参见《成窑遗珍-景德镇珠山出土成化官窑瓷器》,第259页,图版C85,曾于1993年在香港徐氏博物馆展出。

徐展堂先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不惜重金搜集精品,收藏藏品达几千件,是当时中国艺术品的重要收藏家之一,为香港敏求精舍的核心成员。他建立了香港首家私人中国艺术博物馆——香港徐氏艺术博物馆,并先后向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美国芝加哥美术馆、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等机构捐资。

张大千 远浦归帆

创作年代:1972年作

材 质:设色纸本

形 制:镜心

尺 寸:88.5×209cm

LOT号:0147

作品描述:

钤印:环荜庵、蜀郡、张爰印、大风堂、大千世界、得心应手

题识:六十一年壬子冬日,海云仁兄自纽约来金山,观予砥昂博物馆四十年回顾展,居环荜庵十日,日夕纵谈笑乐,为二三年所未有。为作此画,亦二三年来所未有也。大千居士年七十有四。

上款:“海云仁兄”即大千爱厨楼海云,烧得一手好菜,曾追随大千七年之久。大千屡有精作见赠。

1972年11月,「张大千四十年回顾展」在旧金山砥昂博物馆举行。是时大千已去国二十年,但展览的轰动,同时得以和一众老友相聚,为大千带来莫大慰藉。展览期间,张大千昔日在「八德园」的大师傅楼海云从纽约赶赴旧金山捧场。此后一连十日,居住在大千位于旧金山的居所:环荜庵。两位老友畅叙往事,「日夕纵谈笑乐」。

楼海云堪为大千知己故交,烧得一手好菜,曾追随大千七年之久。后因董浩云在纽约金融区开设「四海餐厅」力邀其任主厨,大千方慷慨礼让。此番故友相见,大千兴致颇高,遂为其泼墨挥毫,作此难得一见的巨幅山水。

《远浦归帆》(局部)

此幅堪为张大千七十年代泼墨巨制,尺幅硕大,极为罕见。从画面和布局看,大千故国神游,画中所绘或为蜀地长江风光。画家泼墨于极罕有乾隆高丽纸上,再皴擦收拾细节。画中断崖墨团积迭,浓郁幽深,复薄施赭石、花靑。从设色和墨衬的对比,可见画家于《画说》中提及的以色衬光的手法已入化境。此作虽以泼墨作底,却以细笔收拾,回归至古典传统之具象风格,于雄浑的巨幅山水中,再现传统皴擦笔法与深厚的古典功力。

事实上,也正是在从巴西搬到加州之后,或是加州更多华侨的审美需求,张大千的泼墨泼彩风格,与传统中国画风有更紧密的结合。在泼墨的基底之上,呈现更具象的笔墨元素与形象描写,巧妙地化解了抽象与具象的藩篱,将两者结合得天衣无缝。而此幅作品,恰是大千此番探索之明证。

《远浦归帆》 (局部)

《远浦归帆》基本上回归到传统山水意境,山川清旷,云气蒸腾,此中气息应是得自对董巨「云山画派」之追摹(如作于1946年的《溪山书屋》);而山体所遍布的不拘于一家的细密皴法,近景古木之虬曲苍劲,又与早年效仿石涛,后取法王蒙有着必然的关联。在泼墨的基底中,毫不突兀地显现出大千深厚的古典功力。沿着老笔披纷,大开大阖的精彩笔触,与横亘的山势烟岚,见云水飞动、豁然开朗。又从远至近布云帆点点,沉静外有灵动之姿,雄浑中生清远秀丽。大千取古今笔意,融雄放气象,成此清净灵动的磅礡云山。

在当年的「四十年回顾展」中,大千亲撰序文,回顾艺术生涯中的精进与「丕变」。从这幅巨作中,我们可以看到画家如何从临摹追仿到破色破墨,从「唯恐不入」到「唯恐不出」,绘画技法与表达方式不断丰富和变化的一个过程,也可以看到传统中国画学的深厚根源,与古典绘画的内涵如何在他的创作中一以贯之。大千本人亦对泼墨法的来源阐述得非常清楚,「破墨法固我国之传统,特人久不用耳」。画家不愿意将「泼墨」视为创新或变革,更矢口否认西方抽象艺术的影响,而更愿意理解为对古典绘画的发掘和回溯,实则与早年临仿摹古相承接连贯,成就其「集大成」的笔墨语言体系。故画家晚年逐渐回归于「细泼细笔」,泼写之间,全无框架壁垒,所谓「辟混沌手」,是为「得心应手」。

远浦归帆 (局部)

从这幅阔逾两米的巨幅山水中,画家的探索、回顾,梳理以及与老友相见的尽兴畅怀,体现得淋漓尽致。作此幅时,画家年逾古稀,却似乎全无力有不逮之迹,可见所费体力与心力。大千亦颇为自得,自题此幅「亦二、三年来所未有」。大千对传统的反刍与回望,对故国的湖山之思,成就此番旷渺无尽的磅礡云山。




菏泽新理想电脑培训学校  杜中良  李玉凤官方  杜中良官方 中国书画网 京龙艺圣 红心伟业
版权所有:中国美术家网 2011-2015
京ICP备11041342号-3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029(s)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