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家网旗下网站
| 中国美术家网MEISHUJIA.CN | 设为首页 | 13366838869
logo
  1. 资讯
  2. 会员
  3. 视频
  4. 热点
      分享到:

      跟着学者去旅行 探访北京作家故居

        作者:杨小薇2023-08-20 21:31:12 来源:中国美术家网

          (1/5)安古老师带同学们走访林海音故居

          (2/5)光明小学同学们走访鲁迅纪念馆

          (3/5)刘子菲老师来讲述纳兰性德的生平故事和读书经历

          (4/5)李明新老师带同学们走访曹雪芹故居

          (5/5)同学们找汪兆骞老师签名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首届“北京市青少年阅读节”拉开序幕,全市部分中小学生走进鲁迅纪念馆,听文化学者汪兆骞谈读书与“鲁迅生平故事”;跟随曹雪芹纪念馆荣誉馆长李明新找寻曹雪芹的西山足迹;与影视导演安古一起探访“南柳巷”中的《城南旧事》……

        8月16日至18日,首届“北京市青少年阅读节”在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领导小组的指导下正式拉开序幕。为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既读有字书、又读“无字书”,立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首届“北京市青少年阅读节”策划了5场“北京作家故居行”系列走读活动,旨在“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彰显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功能。“北京市青少年阅读节”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团市委主办,北京发行集团新华文化有限责任公司承办。

        海峡对岸作家的寻根

        16日一早,“北京作家故居行”首场活动“寻根海峡对岸的作家”在资深影视导演安古的带领下,实地探访了位于东城区内务部街的梁实秋故居。安古老师说,梁实秋晚年常常想念北京故居,因为这是他的出生地,也是他度过金色童年的地方。梁实秋曾在采访中表示“想起这栋旧家宅,顺便想起若干儿时事。如今隔了半个多世纪,房子一定是面目全非了,其实人也不复是当年的模样,纵使我能回去探视旧居,恐怕我将认不得房子,而房子恐怕也认不得我了。”1987年,梁实秋在离开祖国大陆40年后,终于有机会与祖国大陆的亲属互通书信,他希望尽快与久别的亲人见上一面,却在夙愿实现之前,带着还乡之梦离开了人世。

        离开梁实秋故居,“北京作家故居行”一行又乘车前往位于南柳巷的晋江会馆。安古老师告诉参加活动的青少年朋友们,以创作《城南旧事》闻名于世的林海音,五岁时曾跟随在京工作的父亲从台湾省迁居到北京,并在北京度过了整个童年和青年时期,并且结婚生子,直到1948年末回到台湾省。安古老师说,林海音在北京先后迁居九次,现在看到的位于晋江会馆的“林海音故居”是她在回忆录里标记为“南柳巷”那节文字里记述的,确切的说法,应该是“林海音曾经居住过的地方”。之所以来到这里,是因为林海音另外几所住处,早已随着时间消逝无踪,想要找到它们,只能翻开这位女作家的作品去寻找了。

        走近中国现代文豪


        光明小学同学们走访鲁迅纪念馆

        16日下午两点,北京市光明小学五年级的同学参与了“北京作家故居行——走近中国现代文豪  了解鲁迅生平故事”主题活动。

        活动上,“北京市青少年阅读节”项目组特别邀请到著名文化学者,人民文学出版社前编审、中国作协会员汪兆骞老师来到北京鲁迅博物馆,为参加“北京作家故居行”的师生们做了专题讲座。

        讲座中,汪兆骞老师用一些生动的故事讲述了鲁迅先生的一生经历和他曾经生活过的几处居所。汪老师说,现在这所位于阜成门内西三条二十一号宅院,是鲁迅先生向老友齐寿山、许寿裳各借四百大洋买下的。院内造屋都是鲁迅自己经管的,房屋多用旧料,因陋就简。作监工的是鲁迅先生在教育部同事的李老先生,他让工人在北房之后接出一间了房子,北窗是玻璃的,近乎画室。鲁迅先生看到后说:“我将来便住在这个老虎尾巴里。”汪兆骞老师说,鲁迅先生在京十多年,尤其是在老虎尾巴内的创作活动,为他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谈及“为什么要读书、读什么书”时,汪兆骞老师表示,希望当代青少年根据自己的个人情况,选择适合自己读的书。他建议,要读文学、读经典,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入心入脑。

        清代文学家故居之旅

        “北京作家故居行——清代文学家的故居之旅”分别走进了位于什刹海的纳兰性德故居和位于国家植物园的曹雪芹故居。

        刘子菲老师来讲述纳兰性德的生平故事和读书经历

        在纳兰性德故居,“北京市青少年阅读节”项目组邀请了北京市海淀区纳兰文化研究中心理事长兼主任、纳兰文化出版中心执行主任,“人生若只如初见——纳兰性德生平展”策展人刘子菲老师来讲述纳兰性德的生平故事和读书经历。

        在纳兰性德的生平展里,来自全市各区的少年朋友们边看边听,十分认真。刘老师说,纳兰性德在结交朋友这件事情上,不分民族,不论出身,他乐意结交江南布衣文人,并在京城促成了“博学鸿儒科”,帮助他们找机会在朝廷做事。而他帮助过的这些布衣文人,也在纳兰性德去世后的第六年,将他于后海北沿醇亲王府花园内通志堂所留下的手稿,整理收集成册,出版为《通志堂集》,使纳兰性德的作品得以流传千古。

        刘老师还告诉参与活动的同学们,纳兰性德在青年时代拥有远大抱负,立志读书学习,他凭借自己的努力考取翰林,得到三等侍卫官职。刘老师希望,同学们能从纳兰性德身上学习到这种为志向奋斗、靠自己的努力实现理想目标的不懈精神。

        下午,“北京作家故居行”一行人来到了位于北京西山的国家植物园,来“感受《红楼》与红学”。活动由曾担任曹雪芹纪念馆馆长十年的李明新老师主讲。李老师不但对红学研究颇深,还对植物园也有着深入研究,曾出版有专著《北京植物园志》《北京植物园》等。

        在进入国家植物园,步行前往曹雪芹纪念馆的路上,李明新老师向参与活动的同学们介绍了国家植物园的建成历史,“树木园”“专类园”“展览温室”“人文景观”这四种植物园的组成部分,以及拥有“痒痒树”这一昵称的紫薇树等。


        李明新老师带同学们走访曹雪芹故居

        在曹雪芹纪念馆前,李明新老师从“曹雪芹和红楼梦的文化意义”“我们为什么要读《红楼梦》”和“曹雪芹的家世与生平”三个方面与青少年们进行了交流。李明新说,《红楼梦》是一个大舞台,这部著作把各种各样的人物命运在舞台上演给人们看,让人们从人物身上看到自己和自己身边的人。如此,当大家明了“命运”这个东西时,内心就从容了,主动了,活得潇洒了。因此,她希望更多的人能去了解曹雪芹这位作家,去读他的《红楼梦》。

        李明新老师讲解如何确定曹雪芹故居的故事也颇有趣。她说,1971年,居住在此的退休语文老师舒先生家有“题壁诗”出现,于是,北京西山正白旗三十九号院就被确定为“曹雪芹故居”。李明新老师在任曹雪芹纪念馆馆长期间,曾邀请公安部笔迹鉴定专家对题壁诗的字迹与保留下来的曹雪芹笔迹做了对比,经鉴定,题壁诗字迹与曹雪芹书箱上字迹一致,由此,进一步确定了曹雪芹曾居住在此的真实性。

        随后,曹雪芹纪念馆现任讲解员屈嘉宝带领同学们走进了曹雪芹故居,近距离欣赏家具原件,并为同学们细致讲解了曹雪芹住所发现时的原貌,以及正白旗屋内布置特色等。屈老师告诉同学们,曹雪芹在乾隆二十八年左右完成《红楼梦》,这期间,清政府大兴土木修建园林美景,这对曹雪芹在书中构建大观园有着很大帮助。他希望同学们也可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带到生活中,构建属于自己的“文化大观园”。

        中国现代作家与阅读

        18日上午,在“北京作家故居行”的最后一场活动上,文化学者汪兆骞老师为参与活动的青少年朋友介绍了鲁迅、郭沫若、老舍等多位中国现代文学家的生活经历与创作故事。在谈到阅读时,汪老师还表示,阅读本来是私人化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希望广大青少年在读书时,从文学读起、从经典读起,学会涉猎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学会品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同学们找汪兆骞老师签名

        汪兆骞老师还特别指出,我国连续十次将“全民阅读”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我国在提升国民素质,提高民族文化程度,关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决心和信心。作为全民阅读优秀项目的北京阅读季,举办“北京市青少年阅读节”有助于带领青少年朋友在全民阅读方面形成风气、形成规模,获取一定成果,且在发展势头波澜壮阔的今天找到前进的道路与方向。

        在讲到“赓续精神血脉,凝聚奋进力量”时,汪老师还说道,“提倡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对引导培育国民思想和国家长治久安,传承文脉、提升民众素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自信,具有深远战略意义。

        “北京市青少年阅读节”项目组负责人表示,在这次“北京作家故居行”中,同学们踏过的每一块砖上,经过的每一棵树下,都有可能诞生过一部伟大的作品。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在广大青少年的心中种下读书的种子,静待一个个文学之梦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菏泽新理想电脑培训学校  杜中良  李玉凤官方  杜中良官方 中国书画网 京龙艺圣 红心伟业
      版权所有:中国美术家网 2011-2015
      京ICP备11041342号-3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040(s)   7 queries